杨德龙:这轮牛市与2015年大牛市有相似之处 也有很大的区别

财经
2025 08-23 04:56:57
分享

杨德龙对本轮牛市与 2015 年行情的对比分析,揭示了市场在政策驱动、资金结构和产业逻辑上的深层变革。结合当前市场数据与行业动态,可从以下维度深入解读:

一、两轮牛市的核心异同点

  1. 相似性:政策与资金的双轮驱动

    • 政策支持力度空前:2015 年 “互联网 +” 战略与当前 “活跃资本市场” 政策均通过顶层设计提振市场信心。2025 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 “稳住楼市股市”,并通过优化交易制度、降低印花税等组合拳激活市场流动性。

    • 资金搬家趋势显著: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转移的特征在两轮牛市中均显著。2014 年居民存款减少 9.9 万亿元,而 2025 年 7 月非银存款激增 2.14 万亿元,居民存款减少 1.1 万亿元,显示资金通过基金、券商账户等渠道加速入市。

  2. 差异性:风险防控与产业逻辑的升级

    • 杠杆风险的有效管控:2015 年场外配资规模峰值达 2 万亿元,占 A 股成交额 30% 以上,最终引发流动性危机;当前两融余额虽突破 2.1 万亿元,但占流通市值比例仅 2.32%,远低于 2015 年的 4.5%,且监管层通过限制单日开仓量、上调手续费等措施抑制过度杠杆。

    • 产业逻辑的代际跃迁:2015 年行情以 “互联网 +” 概念炒作为主,缺乏盈利支撑;本轮牛市则聚焦科技创新(人形机器人、算力算法)、消费升级(高端制造、品牌消费)和绿色转型(新能源、新材料)等实体经济领域。例如,人形机器人行业已进入量产前夜,2025 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突破 300 亿美元,而中国在伺服电机、减速器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已达 60%。

二、资金结构的深度变革

  1. 居民资产再配置的长期红利

    • 截至 2025 年 6 月,居民存款与股票市值之比为 1.8,仍高于历史均值 1.5,意味着未来 5 年可能有 5-10 万亿元储蓄通过基金、理财等渠道入市。以 7 月数据为例,新增股票账户 195.4 万户,新发权益基金规模超 2000 亿元,显示 “基金化投资” 成为主流。

    • 房地产财富效应消退加速资金分流。2025 年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 18%,而同期 A 股新增开户数同比增长 71%,部分投资者通过出售非核心房产转向权益市场。

  2. 外资配置的战略转向

    • 2025 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 101 亿美元,扭转了此前两年净减持态势。高盛 Prime Brokerage 数据显示,全球对冲基金对中国股票的配置比例已从 2024 年的 3.2% 提升至 4.1%,重点加仓人形机器人、创新药等战略新兴产业。

    • 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源于科技创新突破。人形机器人领域,中国企业在核心算法、整机制造等环节取得进展,例如优必选 Walker X 已实现工厂巡检、物流搬运等场景商业化落地,带动外资对 “中国智造” 信心提升。

三、产业主线的结构性机会

  1. 科技革命:从概念到落地的跨越

    • 人形机器人:2025 年世界机器人大会推动板块热度升温,产业链从零部件(绿的谐波、双环传动)向整机(埃斯顿、拓斯达)延伸。当前国内人形机器人渗透率不足 0.5%,对标日本 1.2% 的水平,未来 3 年市场规模有望增长 5 倍。

    • 算力与 AI:国内算力网络建设加速,三大运营商 2025 年资本开支计划中算力投资占比达 45%,带动中科曙光、浪潮信息等服务器厂商订单增长 30% 以上。

  2. 消费升级:估值修复与模式创新

    • 品牌消费:尽管白酒行业面临库存压力(2025 年上半年 58.1% 经销商库存增加),但头部企业如贵州茅台通过直营化改革(直营收入占比提升至 65%)维持 15% 以上净利润增速,显示品牌护城河的抗周期属性。

    • 新消费场景:即时零售、直播电商等新模式重塑消费格局。2025 年上半年预制菜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 67%,安井食品、味知香等龙头企业通过 “中央厨房 + 社区团购” 模式抢占市场份额。

  3. 绿色转型:产能出清与技术迭代

    • 新能源行业拐点显现:光伏组件价格从 2024 年 1.2 元 / W 回升至 1.4 元 / W,碳酸锂价格企稳于 12 万元 / 吨,行业 “反内卷” 政策初见成效。隆基绿能、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通过关闭低效产能,推动行业集中度 CR5 提升至 70%。

    • 新材料替代加速:碳纤维在风电叶片、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渗透率从 2020 年的 12% 提升至 2025 年的 25%,中复神鹰、光威复材等企业受益于国产替代红利。

四、风险防控与投资策略壁纸 (57).jpg

  1. 杠杆风险的理性规避

    • 当前两融余额虽突破 2.1 万亿元,但投资者应警惕过度杠杆。2015 年融资买入占比峰值达 23%,而 2025 年 8 月该比例为 18%,仍处于安全区间。建议采用 “核心 + 卫星” 策略,以低估值蓝筹(如银行、消费)为底仓,搭配科技成长股,避免单一板块过度集中。

  2. 产业趋势的动态跟踪

    • 科技板块:关注人形机器人操作系统(如科大讯飞、华为昇腾)、算力芯片(中芯国际、寒武纪)等核心环节的技术突破,警惕概念炒作导致的估值泡沫。

    • 消费板块:跟踪白酒库存去化进度(当前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 900 天),优先配置茅台、五粮液等现金流稳定的龙头,规避中小酒企的价格战风险。

  3. 政策红利的精准捕捉

    • 关注 “十四五” 规划中明确的 102 项重大工程,特别是新基建(数据中心、特高压)、新能源(风光大基地)等领域的订单释放。例如,国家电网 2025 年计划投资 5000 亿元用于智能电网建设,相关设备商(国电南瑞、许继电气)业绩弹性显著。

五、未来市场的关键变量

  1. 外资流动的风向标作用:若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,MSCI 中国指数外资持股比例有望从当前 3.4% 提升至 5% 以上,增量资金规模或达 2000 亿元。


The End
速讯 5ity